罗塘人家网站|泰无聊姜堰分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6|回复: 2

【医疗技术】生命奇迹!泰州二院成功实施首例ECMO救治重症“鹦鹉热”患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泰州

生命奇迹

泰州二院重症医学科

成功实施首例ECMO

救治重症“鹦鹉热”患者


案例展示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上演。一名因“鹦鹉热”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49岁男性患者,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全力救治下,通过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重获新生。此次救治是我院首例独立开展的ECMO技术案例,标志着我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实现新突破。



患者起病急骤,持续高热一周后病情急剧恶化,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发的重症肺炎。影像学检查显示其双肺已呈弥漫性“白肺”改变,常规呼吸机支持和药物支持已经难以维持氧合和血压,生命危在旦夕。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重症医学科主任石志祥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实施VV-ECMO支持治疗。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马才林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同意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置管,他选择了颈内静脉—股静脉的置管方式,以股静脉为引流管,其插管尖端位置位于下腔静脉肝静脉汇入部位以上,颈内静脉为灌注管,其插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水平,减少再循环,提高ECMO的运行效率。

在马才林主任的精准操作和魏皓玮医生的密切配合下,团队成功完成血管穿刺置管;在护士长钱蓉的指导下,护理团队以娴熟技术精准完成ECMO管道预冲,全程无缝衔接,确保ECMO顺利上机运行。整个过程衔接紧密,团队配合默契。

当暗红色的血液经ECMO膜肺化为鲜红富氧血液回输患者体内时,监护仪上迅速回升的血氧饱和度见证着危情的逆转,各项生命体征都逐渐平稳。ECMO的成功运转,标志着患者终于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为后续抗感染治疗与器官功能支持赢得了决定性的窗口期。

“ECMO技术是救治重症呼吸衰竭的终极生命支持手段。”石主任表示,“这次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协作的优势和急危重症救治的实力。”

目前,在ECMO的持续支持下,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已进入密切监护和系统治疗阶段。这场生命接力的胜利,展现了我院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也是我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

科室简介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2003年12月,为综合性ICU,一科两区,核定床位30张,目前有专科医生18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6名。护理人员75名,其中省专科护士4名,市专科护士5名。

目前科室常规开展肺功能测定、心脏排出量监测(Picco)、重症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暂时性气管造口术等省重点技术。


科普时间


生命守护者:简单了解“魔肺”ECMO


ECMO,俗称“人工心肺”或“魔肺”,是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当患者的心肺功能严重衰竭,连呼吸机也无法维持时,ECMO就能接管“工作”。它将血液从体内引出,在机器里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相当于暂时代替心肺功能。这个过程为治疗原发疾病(如严重肺炎、心肌炎)赢得了宝贵的恢复时间。因此,ECMO被誉为守护生命的“终极救命武器”,是危重症患者最后的生命希望。从技术突破到体系化应用,我院将ECMO这一“终极生命支持技术”打造为常规救治力量。当危重症患者面临至暗时刻,重症医学科这支全天候待命的精英团队,将凭借成熟的多学科协作体系和精准化的个体方案,为生命筑起最坚实的防线。每一次运转,都是技术与信念的双重守护——这标志着我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让生命的奇迹在这里成为可能。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让生命的奇迹在这里成为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请勿在禁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
少吹牛吧  父亲今年就是肺部感染在ICU  两个疗程就挂了  叹息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手机客户端|罗塘人家·泰无聊姜堰分站 ( 苏ICP备09067823号 )

GMT+8, 2025-11-23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