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火车站,能不能对老人多一分“看得见”的热情?
昨天去送老人坐动车,在姜堰火车站候车大厅碰上件挺让人唏嘘的事。
旁边一位六十大几岁的爷爷,手里攥着身份证,样子有点沮丧。我说今天送家里老人第一次坐动车,他说他也是第一次坐,票是孩子在手机上买的,自己眼睛花,手机上的座位信息根本看不清,想找地方打张纸质票踏实点。跑去服务台问,得到的回复挺干脆:“现在不需要打车票了。”老爷子一下子没了主意,上车咋找座位啊,只能等上车了再麻烦旁边的人帮忙看一下手机上的电子票。
看着他这样子,我告诉他,那边就有自助机,可以自己带身份证去打,于是我赶紧领着他,让他拿出身份证,带着去自助机上操作,其实现在自助机是能打出报销凭证的,上面也有座位信息,几秒钟就就打好了,老人家拿着纸质的东西心里才踏实了。
现在确实是电子化时代,可对很多老人来说,手机屏幕上的字是模糊的,APP里的操作是复杂的,他们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张能摸得着、看得清的票,或者一句耐心的指引。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或许是按规定办事,但多一句“我教您在自助机上打”,或者主动指个路,对老人来说就是天大的方便。
火车站是城市的窗口,热情不该只体现在高效的电子系统里,更该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耐心上。希望姜堰火车站能多考虑考虑这些跟不上“快节奏”的老人,让他们出门时,能少点慌张,多点温暖。
现在六十几岁根本不算老。 沧浪 发表于 2025-7-8 09:06
现在六十几岁根本不算老。
年纪大的手机弄不习惯,种田的老人 有的人八九十岁,手机玩得很溜,有的人才五十左右,不会用智能机,服务行业不要想当然,主动服务意识需加强。 希望姜堰火车站能多考虑考虑这些跟不上“快节奏”的老人,让他们出门时,能少点慌张,多点温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