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塘人家网站|泰无聊姜堰分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回复: 0

天目山街道创新推出“社区体验日”活动,角色互换聚力,共铸社区治理“辉煌之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泰州
(通讯员 姜薇)

       为破解社区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的疏离难题,打破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错位的壁垒,天目山街道依托党群融通“双日”工作机制,创新推出“社区体验日”活动,推动党员群众与社区干部角色互换,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言者”,构建“理解互信、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草要先薅掉,之后才好种青菜,还要松土。北面是菠菜,得把土揉碎了才好种下去。”11月21日一大早,天目山街道通扬社区“大家田园”农耕区里,“社区体验日”体验者钱素萍身着红马甲,正跟着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浇水、清理田间垃圾,还不时向一旁认领田块的居民分享耕种经验。这片近2700平方米的农耕区,被按每块10平方米的标准划分为266块独立田块,是通扬社区为居民打造的“都市田园”,而日常管理这片土地的核心力量,仅有社区几名工作人员。参与劳作后,钱素萍对社区工作的繁杂有了深切体会。

       “平时我们工作人员日常巡查,看到居民种的地里有草要帮忙拔掉,有石头要捡掉,发现土地干旱就得帮着浇水,这些都是常规管理内容。”通扬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伟向钱素萍介绍。“这么大一片面积都靠你们几个,真是不容易。”钱素萍感慨道,“以后我也可以来协助你们,薅草、打水、日常管理这些活儿,我都能搭把手。”在李伟看来,“社区体验日”最大的价值在于拉近社区与群众的距离。“现在前前后后已有10多名居民参加过体验活动,跟着我们工作人员参与‘两违’防控、矛盾调解等具体工作。”他表示,角色互换让居民更清晰地了解社区工作流程,对工作的认同感也显著提升,“很多群众体验后主动提出要参与社区工作,帮助协调矛盾,共治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同一天,天目山街道振兴社区的体验者尹端阳也度过了充实的“社区工作体验之旅”。刚到社区,她就跟随工作人员到小公园,为刚刷完油漆的休息椅张贴提醒标签;随后参与入户消防安全宣传,耐心向老年居民讲解用火用电安全知识;临近中午,她又赶到姜堰二中附近的宜学驿站,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引导送饭的家长和学生有序就餐,并维护现场秩序。“社区工作人员就像大家长一样,真的蛮辛苦、蛮不容易的。”尹端阳深有感触地说,“社区里大小事都要他们管,我们作为社区一分子,理应跟着一起把这个‘大家庭’建设好。”振兴社区党委副书记刘颖介绍,体验者们不仅参与社区工作,还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希望通过让居民体验社区一日工作,全面了解社区工作情况,他们提出的建议能帮助我们优化服务、改进工作,让治理举措更贴合群众实际需求。”

       沉浸式参与是“社区体验日”的核心特色。据统计,截至目前,天目山街道已创新开展5期“社区体验日”活动,通过线上网格群、党员交流群等多渠道招募,吸引119名居民代表参与。体验者全程深度参与来访接待、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直观感受社区工作强度与难度。活动配套“党群融通座谈会”,进一步搭建沟通桥梁,截至目前,已收集便民服务、生态环境、市容市貌等方面有效问题135个、建议83条。街道专门建立反馈问题督查整改机制,确保群众诉求落地见效,目前问题解决率已达95.6%。

       据介绍,天目山街道将从两方面深化“社区体验日”机制。天目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王娅珺表示:“一方面将进一步优化参与群体结构,在现有热心党员、热心群众参与的基础上,向企业主、特殊群体等人群发出点对点具体化参与倡议;另一方面将完善常态化督查闭环机制,对每一期体验活动中居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全程跟踪督办,切实把基层治理的‘民意温度’转化为‘治理效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手机客户端|罗塘人家·泰无聊姜堰分站 ( 苏ICP备09067823号 )

GMT+8, 2025-11-28 0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