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塘人家网站|泰无聊姜堰分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6|回复: 1

保健品市场,亟须施以“监管良药” 区市场监管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泰州
保健品市场,亟须施以“监管良药”

日前,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再次揭开保健品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令人深思。这个打着健康旗号的市场,自身已病得不轻,亟须施一剂精准有力的“监管良药”以祛病除根。

乱象之弊:从财产掠夺到情感欺诈。保健品市场乱象的危害是多层次的,最直接的是对老年消费者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的双重侵害。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信息的相对滞后以及对情感慰藉的需求,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义诊”“温情服务”等精心设计的套路,将普通商品或廉价产品包装成“神药”“神器”,诱导老人高价购买。这不仅掏空他们的养老钱,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老人因迷信这些保健品而延误正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更深层次的危害在于,这些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透支行业信誉,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老有所安”的民生底线。

症结之源:暴利驱动与监管挑战。乱象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暴利驱动下的道德失范和监管体系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方面,保健品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巨大落差,形成难以抗拒的利润诱惑,使得部分不法商家铤而走险,不惜践踏法律与道德红线。另一方面,监管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挑战。面对从线下“会销”到线上“银发福利群”等日益隐蔽、快速的营销模式创新,传统的监管方式有时显得力不从心。法律法规对“量子”“纳米”等新型伪科学话术的覆盖存在滞后性,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亦有待加强。此外,相较于巨额非法获利,部分违法行为的成本仍显不足,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尤为值得警惕的是,利用人性弱点的“情感营销”大行其道。商家通过“亲情牌”、制造健康恐慌、伪造权威证书等方式实施情感操控,这种精准利用老年人孤独感与信任感的欺诈,比单纯的价格欺诈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

治理之路:系统施治,久久为功。根治保健品市场沉疴,必须系统施治,打出标本兼治的“组合拳”。首要之策是织密“法治网”,提升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骗”。关键之举是创新监管方式,筑牢“防火墙”。我区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的“线下蹲点+线上监测+线索追踪”模式提供了良好借鉴。同时加强跨部门联动协作,将监管关口前移,对面向老年人的营销活动实施更严格的社区报备与现场监督,压缩其违法操作空间,使其“不能骗”。长效之基是推动社会共治,构建“防护盾”。监管并非万能,需要构建社会共同治理的格局。要鼓励媒体监督与内部“吹哨人”举报。区市场监管局也通过开展“你拍我查”违法线索征集行动、进社区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更为根本的是,家庭成员的情感关怀是抵御虚假“情感营销”的最好良药,社会各方应共同助力,帮助老年人筑起防骗的心理防线。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区市场监管局也通过开展“你拍我查”违法线索征集行动、进社区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手机客户端|罗塘人家·泰无聊姜堰分站 ( 苏ICP备09067823号 )

GMT+8, 2025-11-11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