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人民医院麻醉科:攻克苏醒难题,为肾衰患者撑起手术安全伞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手术,而是一场与 “极高危” 风险博弈的生命救援。56 岁的花女士因右侧乳腺癌亟需手术,可缠身 7 年的尿毒症让她必须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再加上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等多种慢性病 “叠加”,她的手术风险被评估为 “极高危”——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将危及生命。而最让麻醉科主任王晓明担心的,是肾衰患者全麻后那道 “苏醒难关”。肾功能不全意味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大幅下降,麻醉药物极易在体内蓄积,一旦出现苏醒延迟,后续的恢复将步步维艰。面对这一难题,单一科室的力量远远不够,一场跨学科的协同作战就此拉开序幕。跨科协作:集结力量啃下 “硬骨头”
麻醉科迅速联合甲乳外科、肾内科组建专项诊疗团队,反复研讨病情、梳理风险点。为了帮花女士调整到最佳手术状态,团队制定了精准的术前方案:术前一天为她实施无肝素透析,最大程度改善体内环境;王晓明主任更是精选麻醉药物,全程避开依赖肾脏代谢的种类,从源头降低药物蓄积风险。
手术当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有条不紊地推进。手术台旁,王晓明主任严阵以待:一边精准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一边紧盯着监护仪上跳动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 每一项数据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操作,为手术顺利进行筑牢了 “安全屏障”。
攻克难关:透析助力闯过 “苏醒关”
手术结束只是第一步,攻克 “苏醒关” 才是关键。考虑到肾衰患者对麻醉药物代谢能力弱,即使是常规使用的瑞芬太尼,其代谢产物也可能在体内堆积影响苏醒,肾内科术后立即为花女士安排透析治疗,加速药物清除。
http://pic.t56jy.net/pic/20250905/1757035708726403_668.jpg 透析机平稳运转,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花女士的意识逐渐清晰,眼神慢慢有了神采,体内麻醉药物浓度随着透析快速下降 。如今,花女士恢复状况良好,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脸上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对花女士生命的守护,更彰显了我院医疗团队的硬核实力。对于高危患者而言,麻醉团队是 “生命护航者”,而多学科协作的紧密配合,则为急危重症患者搭建了坚实的生命防线。 先后到姜堰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中山医院麻醉科和ICU进修学习;2019年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进修疼痛科。现任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麻醉-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堰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1993年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熟练掌握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抢救,对临床常见急危重症:ARDS、MODS,DIC、重症胰腺炎、特重度颅脑外伤、多发伤、各种休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面积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肺复苏后器官功能支持等危重症患者, 总结出一套有效抢救治疗方案
http://pic.t56jy.net/pic/20250905/17570357437123_290.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