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东升 发表于 2025-5-29 16:28:05

粽香飘过六十年


粽香飘过六十年
王根林
下午刚进家门,一股粽子的香味扑面而来,炉子上的铁锅,一个劲儿地喷着热气,望着望着,我不禁“噗”的笑出了声,妻子不解地望着我:“笑什么?神经兮兮的。”
“我一闻到这粽子香,就会想起六十多年前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我哥偷吃粽子的事儿。”说完,我便又笑了起来。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初夏,当时正值庄稼欠收物资匮乏,贫穷,正蔓延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我们家兄妹多,家境更显得窘迫,那时我们兄妹六个,一年中,急盼着三个传统节日的早早来临。那就是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因为只有在这几个节日里,我们才能美美地吃上一顿荤腥,肚中才能沾点油水。通常在节日临近的前一个星期,我们就早早掰着手指倒计时,渴望着节日的早日来临。记得一到端午节和中秋节,我和我哥都吃得嗝“馊孬味”,为何?还不是因为平时天天喝薄粥、吃杂粮没油水,这一到过节又是粽子、月饼,又是鱼肉,肚皮一下子难以适应的缘故?为解除嗝“馊孬味”,我哥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喝白酒中和。你别说,这白酒一喝,再打饱嗝,“馊孬味”就没原先那么浓了。我嫌白酒辣,就多吃萝卜,既改味又熏气消化,一举两得。
记得那年是“忙端午”(这期间正收割小麦),初四下午,我母亲包了不少的粽子,有花生米的、有纯米的,要数蚕豆瓣包的粽子最多,当时我们最喜爱吃纯米包的粽子。傍晚时分粽子熟了,母亲给我和哥一人一只蚕豆瓣粽子咽咽馋水。她急着要下地收割小麦,临行前严格叮咛:“晚上谁也不准再吃粽子,粽子留着明天早上吃,晚饭就吃中午剩下的糁粥。”说完,便匆匆走了。
我们兄弟二人很不情愿地将中午的剩粥喝完,这时天已黑了,我俩便钻进蚊帐早早睡觉吧。可是,我们睡的铺正对着灶台,那粽子的香味,似乎隔一会儿就偷偷溜进蚊帐内“勾引”我们,那诱人的香味,让人怎能轻易入睡?兄弟俩是翻来覆去唉声叹气,此时都心照不宣,都在想着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粽子。当年我才十多岁,胆小怕挨父母揍,即使心中想什么也不敢言。可我哥就不同了。他长我三岁,人小鬼点子多,不一会儿他叫我:“王三(我的乳名)),你睡着了吗?”
“唉!这粽子的香味老在鼻子旁边绕,能睡得着嘛!”我叹着气说。
“那你想不想吃粽子?”
“想能想到吗?你不想啊?你肯定比我还要想――”
哥爬到我睡的这一头,以协商的口吻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父母正好都不在家,我拿耳朵听着外边的动静,你下床去‘偷’只粽子来,我们一人一半怎么样?”
“我不,万一被父母知道,我可经不住揍。”说完,我转过身背着他。
“没事儿,他们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回来的,你放心,出了事我兜着。”他似乎在给我打气。
也许当时是对粽子有着强烈的向往,我迅速下了床,一溜小跑来到灶台边,双手轻轻掀开锅盖,也不管它是花生米的还是蚕豆瓣的,拎起一只快步跑回房间,迅速剥去粽叶扔出窗外,又以最快的速度钻进蚊帐。我刚把剥好的粽子交到哥手中,这时父母亲回来了,我俩屏住呼吸吓得不敢作声:好险哪!
端午节,家里给我们每人一只咸鸭蛋,我们都舍不得吃,而是请人用彩线结成蛋网,将蛋放入其中,吊在脖子上当纪念品玩……
如今,粽子对人们来说,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大家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包,而且是花样翻新多彩多姿。但是,在六十年多前,一年就一次,显得是那样的珍贵。现在,每当我们兄妹相聚时,常谈起当年缺吃少穿的往事,当然,我和我哥谈得最多的还是当年那次“偷粽子”有惊无险的一幕。
弹指间,粽香已飘过了六十多年,但当年的粽子香味,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似乎正萦绕在我的鼻际。它让我记住了那段历史,使我能经常回忆童年的往事,更让我对今天生活的满足和珍惜。有句名言说得好,“从严冬过来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我愿这六十年多年的粽香继续飘下去,因为这粽香里,有我童年生活的记忆。
http://pic.t56jy.net/pic/20250529/1748507204030746_30.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50529/1748507204187855_253.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50529/1748507204337128_880.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50529/1748507204515376_595.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粽香飘过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