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瞬间 留住精彩
抓住瞬间 留住精彩王根林
凡是搞摄影的都经常说‘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在我从事了四十多年的业余摄影生涯中,我得出的结论是否还应加上“同时也是瞬间的艺术”,这样是否才能涵盖其全部。在我仅存的老照片中,有一幅距今30多年的舞台剧照,其构图和画面可以说是一次“抓住瞬间”的记录。
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前夕,时称泰县举行的一场《欢乐祥和》民间文艺汇演。当时狮子舞有两家,一是溱潼镇,二是姜堰镇三机厂,而在表演中,三机厂的狮子舞却显得技高一筹。当时我在文化馆美术摄影股,那天想拍几张剧照。怎么拍?我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要在静止的画面上显示动态的效果,照片才有生气和活力。除了利用相关的清晰与模糊对比的拍摄技巧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抓住瞬间的那一刻。从《狮子舞》开场快节奏的锣鼓响起那一刻起,我的精力便呈高度集中状态,端起相机伺机捕捉精彩瞬间。就在拿彩球人引领两只狮子来到舞台中央,将彩球抛向高空时,两只狮子同时前脚跃起,此时,抛球者和两只狮子的目光焦点,不约而同地对准了高空的彩球,面对这稍纵即逝的瞬间,我连忙按下了快门,留住了这一精彩的瞬间。画面上狮子的眼睛,高空的彩球,都是清晰的,而狮子的头毛、脚以及抛球者跳起的身影则呈模糊状,动感的意识较为明显。为表现这一“动态”效果,相机快门速度我选用了1/30秒,这样,动的部分呈模糊,静止的部分呈清晰。不过,限于当年的设备和环境以及个人的技术等因素,该照片还不一定令人十分满意,毕竟它是现场抓拍的产物。但是,它给了我一个任何一幅照片都应“贵在传神”的启迪,也就是要抓住其“最佳”状态。诸如,最佳角度,最佳用光,最佳神态……一句话,要达到:就这一刻别无选择,恰到好处才行。
用今天的审美眼光再来审视这张30多年前的照片,就觉得,如果还由我用今天的相机再去拍摄话,肯定会超过当年。为什么?除了设备先进之外,30多年来审美观念的提高,拍摄技术潜能的增长,以及技巧的不断成熟,都能提供先决的条件和有利的因素。
虽说空有40多年的业余摄影历史,也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有照片先后发表于上海《音乐爱好者》杂志,入编《中国民舞集成.江苏卷》,入选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摄影展》等刊物和赛事的经历,但仍缺乏精品力作。今天面对这张30多年前的照片所发出的感慨,似乎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但我始终觉得,善于观察和捕捉生活的瞬间,不光是搞摄影的同仁所具备,恐怕所有从事文化艺术的工作者,都要培养和练就这方面的功夫。因为生活毕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瞬间’(或细节)就能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之功效。
http://pic.t56jy.net/pic/20250524/1748063695202534_521.jpg
真不简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