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长包案办理上门答复 姜堰检察解锁基层治理“平安密钥”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检察院在司法实践中积极践行“浦江经验”,“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解决问题。2022年以来,该院1件行政诉讼监督案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事例,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检察机关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
“检察长多次上门答复,我真是感动,我以后不再跑了。”年近70岁的王大爷表示,自己再也不信访了。2002年11月,王大爷的儿子在一厕所内死亡,经法医鉴定,系吸食毒品致死,公安机关未予刑事立案。后王大爷听群众议论,认为儿子是被人杀害的,20多年来,他多次信访要求刑事立案,逐渐成为信访专业户,2021年该案被最高检列为挂牌督办信访积案。
针对该案,姜堰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钱峻决定包案办理。通过调阅公安机关案卷、询问申诉人、复核法医鉴定等,全面了解案情后,检察长登门公开答复,邀请信访人亲属代表及所在村委会干部参加。答复中,对信访人死亡鉴定诉求进行充分释法说理,对信访人提出疑问逐项分析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王大爷的心结得以解开。
今年以来,姜堰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将带案下访、矛盾调处、释法说理等检察职能带进基层,让民情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化解。班子成员累计参与下访16人次,一次性化解矛盾率达98%。
2017年沈某以刘某涉嫌合同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后检察机关查明刘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贷款,但主观上非法占有的故意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在承办人主持下,二人签订了调解协议,姜堰区检察院对刘某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
“我想对我的案件进行申诉,我听说检察长每周二在这里接待信访群众,能不能帮帮我?”2022年3月,姜堰区矛盾调处中心窗口,沈某带着期盼说出自己的申诉。钱峻安抚来访人员情绪后,详细了解他的具体诉求,决定对该案进行重新审查。
通过审查在卷证据,发现原决定并无不当,但原案中存在部分事实仍有可查空间。为维护申诉人合法权益,该院立即成立办案小组,摆脱“纸面”审查模式,走访了银行、企业、相关当事人等,调取了系列物证书证,历时6个月深挖彻查,最终获取新的证据,撤销原存疑不起诉决定,对刘某重新提起公诉。
2022年以来,姜堰区检察院依托在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立的检察接访窗口,接待来访群众18批20余人次,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件。
“我们践行‘浦江经验’,就是要实打实地办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件和纠纷,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忧患意识和念兹在兹的桑梓情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钱峻介绍道。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钱峻介绍道。
页:
[1]